重大突破!肝癌早期诊断技术获重大进展

肝癌早诊新突破–肝癌三联检

2017年9月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的肝癌诊断标志物—-“肝癌三联检”:AFP/AFP-L3 %/DCP (PIVKA-II)在国内正式上市,立即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,值得骄傲与自豪的是,此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是由北京热景生物自主研发,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,可实现对肝细胞癌简单快速的早期诊断,检测方便、产品的性能评价显示检测结果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精准度,可大大提高肝癌早期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的效能。

为何肝癌早期诊断方法会获得广泛关注?

肝癌,被称为“癌中之王”,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为78.3万和74.6万,其中我国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46.6万和42.2万,均占全世界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的50%以上,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疾病。

肝癌早期5年生存率50~70%,中期5年生存率25~30%,晚期5年生存率10~15%,末期5年生存率0%,整体5年生存率是不足15%。但是肝癌起病隐匿,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,病情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,预后极其凶险;因此肝癌患者越早得到确诊,治疗效果越好,生存率才能越高。

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性进展?

AFP诊断早期肝癌的敏感性只有30%—40%,所有肝癌的敏感性是60%—70%,20%-50%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AFP也有可能增高。通过“肝癌三联检”,可显著降低因AFP降低导致的肝癌漏检,尤其是早期肝癌,早期肝癌患者及时确诊以后,将更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治疗,其预后将得到极大的改善。

“肝癌三联检”的应用有什么样的价值?

与传统的肝癌诊断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:

★ 首先是简便快速,仅需抽取几毫升的血液即可完成检测,患者可避免活检创伤和放射性辐射;

★ 其次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,误诊和漏诊率大大降低;

★ 再次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疗效,并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数周乃至数月发现肿瘤的复发;

★ 最后是经济性,尤其是在大规模肝癌筛查中的应用,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。

“肝癌三联检”提供了一个准确性高,简单方便的筛查方法,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肝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。应用对象重点是具有肝癌的高危因素,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,有肝癌家族史,或既往罹患肝癌接受了手术等治疗的人群,并可应用于常规防癌体检的人群。